產品優勢
市場需求
數據管理部門、數據方-----大數據中心、委辦局
不能開放共享
缺乏安全合規技術手段和能力開放平臺
01
不愿開放共享
數據歸屬機構以“安全”優先 監管成本高,開放意愿不強
02
不敢開放共享
征信管理辦法、數據安全法及 民典法等明文規定個人數據受 法律保護;數據出門易失控和 匯聚濫用
03
場景案例
隱私計算解決方案
利用前沿信息技術打造的高效安全數據合作解決方案, 在充分保護各方用戶數據安全、非共享數據情況下打破數據孤島, 實現跨數據、跨行業的合作。支持私有化或云服務, 操作簡單,數據安全隱私強。
全系統本地私有化部署,對等網絡連接 保障客戶自主可控; 混合云一鍵部署
匿蹤查詢支持的庫容量:100億條+,秒級響應
安全計算支持算法多 普通多方計算、統計分析、機器學習(LR、DT、 RF,LightGBM等)
快速云節點賬號提供體驗POC, 快速產品系統部署Docker
密文訓練聯邦學習誤差<1% 相同數據&安全強度&硬件配置,收斂速度比對 標產品快3倍
UD數鏈區塊鏈聯盟網絡 可作為可追溯驗證基礎設施
—— 案例1
某銀行中小企業信貸-關系網絡反欺詐,人行監管沙箱
痛點
金融欺詐問題越來越嚴重,出現團伙化、組織化趨勢?;趫D計算的關系網絡被應用于反欺詐分析,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考慮,機構往往只能基于自有數據來建立關系網絡,缺乏跨源數據的關系網絡,風險識別不夠深入。
解決方案
通過融合圖計算與安全計算技術,在保護各自數據的條件下,實現銀行和運營商數據安全融合,構建聯合關系圖譜,識別企業集群背后的復雜關系鏈條以及欺詐風險。
期望效果
基于融合的多方安全關系網絡,銀行建立反欺詐模型,對用戶和企業欺詐風險進行識別,進行異常監測與識別,實現全方位的欺詐風險預警。
—— 案例2
政務數據、公共數據服務開放平臺賦能實體經濟
痛點
金融欺詐問題越來越嚴重,出現團伙化、組織化趨勢?;趫D計算的關系網絡被應用于反欺詐分析,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考慮,機構往往只能基于自有數據來建立關系網絡,缺乏跨源數據的關系網絡,風險識別不夠深入。
解決方案
建設保護各方隱私安全的公共數據開放平臺;銀行企業通過多方安全計算進行安全計算,公共數據不需要直接輸出,使用方得到希望的計算結果。
實現效果
銀行、企業在合規的條件下使用公共數據;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無需擔心泄露客戶隱私。
版權所有©遼寧金華澤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遼ICP備16002659號